互联网时代不光在商业上
可以利用“大数据”进行分析研判
公安干警在办案过程中
也会充分利用“大数据”
今年春节期间
就利用“大数据”分析
抓捕了一名隐遁多年的网上逃犯
2011年,犯罪嫌疑人冯某在吉林省前郭县邵某的家中,以给邵某女儿介绍工作为由,先后三次骗取邵某人民币13万5千元,之后就开始了长达六年多的逃亡生涯。
冯某
犯罪嫌疑人
当时是给他家孩子办工作,钱给人以后,人家没给办成,钱返回来,有点钱让我用了,这个钱就还不上了。
这六年多,冯国华从来没有用过自己的真实身份信息,所以给公安干警的抓捕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。即使这样,公安干警还是在今年春节期间,利用“大数据”信息分析出了冯国华的行踪。
周壮
西岗分局刑侦大队民警
我们发现近些年来,犯罪嫌疑人冯某在大连地区活动轨迹出现的很频繁,并且我们研判出犯罪嫌疑人于大年初三当天有可能会去送站。
周韬
西岗分局刑侦大队民警
抓捕过程当中,因为正值春运期间,火车站附近乘客较多,为了避免引起乘客的恐慌,所以我们先对嫌疑人进行跟踪,到人员较少的地方对嫌疑人进行抓捕。
经过审讯,冯某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,他也坦言,被捕后,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生活了。
冯某
犯罪嫌疑人
我不做噩梦了,要不天天做噩梦还人家钱,因为我一年就挣两三万块钱,自己生活都不够,还不上人家的钱。
目前冯某已经被吉林警方带了回去。您说这东躲西藏了六年多,真想问问冯某,过了六年多见不得人的日子,到底值吗?
来源:本台《城市直通车》
编辑:徐健
责编:张楠
编审:海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