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反手握拍时大拇指顶在拍柄的窄面上
反手后场被动球时
正常反手握拍方式,是大拇指顶在拍柄的宽面上。这样,击球点比较前的时候比较好,很容易发力,拍面也很容易控制。
配图01-1正常反手握拍方式
但是,遇到击球点很后的球,再加上比较靠边线,就比较难发力了。你可以用大拇指顶在拍柄的窄面上(或斜棱上)。
配图01-2被动时的反手握拍方式
虽然看上去不正规,但打起来非常实用。
为什么呢?第一,是可以借到力。第二个,拍面也可以对着场内,避免球出边线。
配图01-3在遇到击球点很后的球时
配图01-4非常规握拍法打起来非常实用
击球可以快一点,稍微点一下,让球快速过网,不要太高,稍远一点也没有关系。
配图01-5赵剑华反手后场被动击球
赵剑华提示:可以通过改反手握拍的方法,来改善反手后场被动击球的发力。
反手打对角时
击球点靠后时,要想打斜线,反手握拍可以变化一下。将“拇指顶在宽面上”,改为“顶在窄面上”。
反手打对角时,不要切球,也要打正。
配图02-1赵剑华反手打对角
配图02-2赵剑华反手打对角握拍变化
二、封网时用苍蝇拍握法
正手封网时
用“苍蝇拍握法”也是可行的,便于发力。专业运动员也时常会用。
配图03-1正手封网时用苍蝇拍握法也是可行的
配图03-2正手封网时用苍蝇拍握法比较容易发力
●反手封网时
就要变成反手握拍式,也有点像“苍蝇拍握法”。
配图03-3反手封网时要转换握拍方式
三、正手网前勾对角时的握拍
正常正手握拍方式,与正手网前勾对角的握拍,区别在于大拇指与拍柄的接触方式。另外,虎口对的斜棱也不同。
配图04-1正常正手握拍方式(虎口对第二条斜棱)
配图04-2拍柄上的斜棱
配图04-3正手网前勾对角的握拍(虎口对第一条斜棱)
配图04-4 赵剑华示范正手勾对角
胡赟的反手抽球,如此被动、如此身后,如此回球效果,如果用正常的反手握拍法,恐怕很难发力?
于是,想起赵剑华的反手被动时的握拍。大拇指顶在窄面上,好像也可运用到反手接杀勾对角、反手网前勾对角吧??
胡赟的反手抽球,大拇指是否顶在窄面上,不能枉加判断,但是反手抽球的发力和效果也就可以理解了。
握拍要变,这是初学者逐步知道的。但是,要变到什么程度?初学者,一般不敢“解放思想、大胆创新”;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,就是极不规范。“极不规范”者,在思想上认为“变”是随机的、随便的;其实,羽道客理解,赵天王的“变”,是要在练习时就要相对固定下来的,应对相应来球的相应技术。
技术为比赛服务,胡赟反手握拍一定是有不少变化的……